人类首次商业月球登陆失败原因公布:高度计算出错 燃料耗尽坠毁

  财联社5月27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五晚间,日本上市公司ispace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个月Hakuto-R(白兔-R)在登陆月球最后阶段失联的调查报告。

  作为地球上首家向月球投送有效载荷的私营企业,ispace的着陆器于去年12月搭乘SpaceX猎鹰9号火箭升空。经过5个月的旅途后,在北京时间4月26日凌晨终于进入计划的最后一步——登陆月球。

人类首次商业月球登陆失败原因公布:高度计算出错 燃料耗尽坠毁

  但就在现场数据显示登陆器到达月面后,ispace却迟迟没有宣布任务成功,最终公司确认登陆器处于失联状态,推测登陆已经失败。

  今天的发布会就是来解释,在任务的最后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类首次商业月球登陆失败原因公布:高度计算出错 燃料耗尽坠毁

  ispace表示,根据对航行数据的分析,登陆器一开始成功地从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的位置开始下降,在接近一个小时的下降过程中成功将速度降到1米/秒以内,直到这一步都符合预期。

  但在最后阶段登陆器的高度测量发生了预期外的状况。事后回溯发现,当数据显示高度为零的时候,实际上登陆器距离月球表面还有5公里的距离。所以在到达预定登陆时间后,着陆器继续处于低速下降的状态,直到推进系统耗尽燃料。随后登陆器失去控制,可以推断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砸向月球表面。

  通过进一步探究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在着陆器向预定着陆点下降的过程中,通过了一个大概3公里高的悬崖(火山口的边缘),使得机载传感器测量的高度急剧上升,与之前设定的预估高度值之间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机载软件错误地确定这个差异的原因是传感器报告的异常,进而拦截了传感器的数据。该功能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确保传感器坏掉的情况下维持飞行器运作。

  NASA也在本周公布,通过在轨的月球探测卫星,在白兔-R预定的着陆点附近拍到了散落一地的登陆器残骸。

人类首次商业月球登陆失败原因公布:高度计算出错 燃料耗尽坠毁

人类首次商业月球登陆失败原因公布:高度计算出错 燃料耗尽坠毁

  在周五的发布会上,ispace首席技术官氏家亮(Ryo Ujiie)向记者们表示,有一部分软件故障应该归咎于任务参数等设置。据悉,这套软件是由美国太空软件开发商德雷珀提供。氏家亮同时透露,公司在登陆月球前七个月前改变了计划的登陆地点。氏家亮说道:“如果不去改变登陆点的话,我们这次可能就成功了,但这只是一个假设。”

  明年再战

  最后的调查报告也不全是坏消息,至少证明了登陆器能扛过登陆月球前的一系列挑战。

  ispace首席执行官袴田武史(Takeshi Hakamada)表示:“第一次任务展现了大量技术的可靠性,登陆器实际上已经走到非常接近月球表面的位置。现在我们也识别出了登陆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

  ispace的下一次月球登陆预期将在2024年进行。根据目前的计划,从2025年开始,ispace将与德雷珀合作将NASA的物资送往月球,实现2040年前建立“永久月球基地”的计划。

  赶在登陆器抵达月球前,ispace也在4月完成了自己的IPO,受到登月概念的刺激,股价一度暴涨9倍至2373日元,但随着登陆器失联又下探至800日元,后续到今天又翻了一倍。

人类首次商业月球登陆失败原因公布:高度计算出错 燃料耗尽坠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66998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5月27日 05:03:07
下一篇 2023年5月27日 05:05:10

相关推荐

  • mb810(MB8100x3200)

    摩托罗拉MB810这部手机怎么样 !摩托MB810,MOTODroidX;ME811的水货版,配置估计你也知道,在目前都属于不落后的。1GCPU,512RAM,8GROM淘宝的MB810肯定都是翻新机,看你抱什么心态来买了,我就买了一个写号机,上面写的全新,一拿到就知道是翻新的,毕竟就那么点价格;目前已经用了半个月,自己刷机写号,一切尚好

    2023年4月10日
  • 重要突破!400亿芯片巨头大利好来了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国产半导体设备细分环节又有突破。5月21日,国内CMP(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巨头华海清科披露自愿性公告,其新一代12英寸超精密晶圆减薄机Versatile-GP300量产机台已经发往集成电路龙头企业。  华海清科方面表示,随着先进封装、 Chiplet等技术应用将提升对减薄设备需求,但在过去,先进封装减薄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内市场主要被日本DISCO等巨头占领。在业内看来,这一环节有着广阔国产替代空间。

    2023年5月21日
  • 又一家公司被立案调查!屡次信披违规,此前还遭电信诈骗,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5月29日,世龙实业(维权)公告,公司于5月29日收到证监会的告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5月15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2023年5月30日
  • 美国WTI原油周五收高0.4% 本周上涨2.3%

      北京时间15日凌晨,美国WTI原油期货周五收高,并且连续第四周录得涨幅。  Velandera能源合伙人公司董事总经理Manish Raj表示,高通胀和鹰派美联储“一度破坏了石油生产商的派对,但现在石油商又回来了,派对正在如火如荼。”  他称:“随着通胀达到峰值并且逐渐缓解,交易员摆脱了笼罩石油市场长达数月之久的宏观风险。”

    2023年4月15日
  • 退市!退市!退市!9万股民踩雷:*ST宜康、*ST奇信、*ST新文先后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中国基金报  9万股民踩雷!又有三家公司宣布:终止上市。  6月2日晚间,*ST宜康(维权)、*ST奇信(维权)、*ST新文先后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其中,*ST奇信、*ST新文将于6月1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ST宜康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ST宜康: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6月2日晚间,*ST宜康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关于宜华健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证上〔2023〕470号),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2023年6月3日 行业动态
  • 顾问公司Rapidan Energy:OPEC+有关减产的审议聚焦于石油空头

      顾问公司Rapidan Energy Advisors的总裁Bob McNally表示,石油市场空头头寸占主导地位是OPEC+考虑是否进一步减产的主要因素。  这位前白宫官员McNally在迪拜咨询公司Gulf Intelligence的每日播客中表示,押注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将打击石油需求的交易员在增加“投机性基金的空头头寸”。“这导致OPEC想要通过主动减产先发制人。”  他称,如有必要,OPEC+将“再次介入”,进一步下调产量配额。OPEC+可能没有价格下限,即若低于该价格则肯定减产;该组织也在关注库存和期货曲线。

    行业动态 2023年5月24日
  • 收评:大面积飘绿!纯碱跌8.04%触及跌停 白糖期价创新高!

      5月22日午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大面积飘绿,纯碱触及跌停,跌幅8.04%,玻璃跌近7%,甲醇、尿素跌近5%,焦炭跌超4%,菜油、焦煤、燃油跌近4%,工业硅、沥青跌超3%。涨幅方面,白糖涨超2%,沪镍、棉纱、棉花涨超1%。

    2023年5月22日
  • 美国CDC提醒注意这一新冠新变种:或致眼睛发红发痒,死亡率未见明显增加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统计,被称为“大角星”(Arcturus)的奥密克戎新变体XBB.1.16正在全美散布,目前已经扩散到至少26个州,以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纽约州确诊案例最多。  美国CDC上周五将该毒株添加到其追踪系统中,报告称上周全美的新冠感染中超7%为XBB.1.16这一新变体所致,前一周比例约为4%。这也让它成为仅次于XBB.1.5的第二大毒株,后者最近几周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美国的主要毒株,占确诊病例的90%以上。  卫生专家表示,“大角星”是目前现有的传染力最强的奥密克戎变种毒株,但还没有证据显示它所造成的死亡率更高。

    2023年4月19日
  • 欧洲央行警告日本央行政策变化或考验全球债券市场韧性

      在日本投资者从欧元区流出的资金已经达到创纪录水平之际,欧洲央行罕见地警告称,如果日本央行结束其超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区债券市场将因日本投资者突然撤资而面临抛售风险。  据数据显示,日本投资者在2022年抛售了5.4万亿日元(387亿美元)的欧洲债券,这是自2005年以来最多的。尽管今年迄今为止日本基金一直是净买家,但它们的购买额仅为810亿日元,为六年来第一季度的最低水平。

    2023年6月1日
  • AI孙燕姿火爆,人民网评:AI歌手需系好法律这个第一纽扣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最近一段时间,喜欢歌曲的朋友会发现,一些播放平台推出了一款新技能“AI歌手”。这些“歌手”通过模仿成名歌手,用几乎一模一样的音色和腔调来演唱歌曲,从而引发了平台内外热切的关注。整体来看,目前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AI歌手”给予了高度赞美。然而,随着流量的持续增加,背后隐含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AI歌手”本质上需要以现实歌手为蓝本,这是权利之争的起点。比如“AI孙燕姿”的火爆,需要现实音乐界提前存在一位已经成名且有众多代表作的歌手孙燕姿。因为“AI歌手”是在AI技术“音色转换”加持下生成的。要想百分百逼真就需要提前收集歌手的音视频素材,进行“去除呼吸声”等细节处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训练”后得到一个仿真模型,再通过模型进行推理,最终实现AI与真人之间的声音替换。

    行业动态 2023年5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