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原始的、缓慢的手工工艺越发的显得弥足珍贵,苗族的蜡染便是如此。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一块方巾,一尺蓝布;一笔一划,一点一捺。或似汤汤瀑布泉,又似白烟花簇雪。蓝底白画,至简之色,开出至繁之美。

关于苗族蜡染的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
那时候蜡染叫做“蜡缬(xié)”,这种技术在唐代尤为盛行,
宋代后就逐渐衰退,
主要是靠着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得以传承至今。

在2006年,我国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当然,人们对蜡染的传承和喜爱不单单限于某个地区和民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等民族都各有特色,而贵州的少数民族分布最多最广的地区,故也被称为“蜡染之乡”。

蜡染制作方法
黔东南的丹寨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区,当地苗族有个习俗,当地苗女自小便学习蜡染技艺,从裁靛植棉、织布纺纱、画腊挑绣到浸染剪裁,环环相扣,代代相传。

网络上红极一时的李子柒小姐姐就曾制作过关于蜡染工艺介绍的视频,看完后在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觉得蜡染这门手工艺不应该被世人所丢弃,我国的非遗文化更需要世人去发展、去传承。

蜡染主要制作方法,就是将白布平铺,用带蜂蜡的腊刀在布上构图,纹样多为花鸟虫鱼、日月星河,不需要借助直尺和圆规,构图全凭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图绘成后,投入蓝靛染缸渍染,再捞出来用清水煮沸去腊,腊融之处即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白色花纹了。

蜡染材料
蜡染所用的白布一般为白色的土绸布;
蜂蜡是蜂蜜腹部蜡腺的分泌物,高温熔化但不溶于水,起着“防染剂”的作用;
蜡染所用的工具是匠人们自制的铜刀,这样在蘸蜂蜡时还有保温的作用,在绘图时更流畅,根据线条不同,铜刀也会有不同规格,半圆形、斧头形、三角形等等;

用于染色的蓝靛染料,原料是一种名为蓝草的植物,将蓝草叶经过发酵处理后就成为了蓝靛。可以自制,一般乡镇的集市上也有卖。



工艺特色
苗族的蜡染技艺无论在构图还是造型上皆体现了“以饱满为美、以全为美”的审美观,苗女均采用对称式、中心式、分割式等构图形式,无论是动物、植物、几何纹样都要体现出“形式完美”的原则,在结合的同时一定是和谐统一、对称唯美,充满想象力的。



蜡染技艺是人们“穿在身上的史书”,既实用,又美观,浓厚朴实的民族风就是它的独特魅力。

经过历史洗涤的蜡染作品,看似平凡,却又在不经意间散发着诗意的鲜活,浪漫的色彩和手工艺的不断创新经久不衰,魅力不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66998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